根据我县农作物去年病虫发生情况和今年冬后病虫基数调查数据,结合本县上半年的农作物布局、历年病虫历史资料、气候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,预计我县上半年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。发生特点:虫害重于病害。
(一)病虫源充足。去年下半年水稻的钻蛀性螟虫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和病毒病,蔬菜的小菜蛾、黄曲条跳甲、烟粉虱、霜霉病和白粉病,荔枝蒂蛀虫,荔枝霜疫霉病,杂果类桔小实蝇、柑桔红蜘蛛、草地贪夜蛾、玉米螟等都发生偏重,发生面积较大,留有大量病虫源。其中水稻钻蛀性螟虫冬后基数大,二化螟占比高,大螟数量呈现回升趋势;钻蛀性螟虫冬后亩幼虫量2038头,高于去年的804头,其中二化螟和大螟亩幼虫量分别为1181头和857头,大螟呈明显回升趋势。
(二)气象因素。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2025年1—2月,华南东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,有利于水稻害虫越冬。2025年春季,水稻早稻主产区大部气温总体偏高、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,有利于水稻螟虫等钻蛀性害虫的发育繁殖和发生为害。
(三)品种布局及其他。本县水稻种植有早、中、晚三造,稻作类型复杂、播栽期长、生育期差异大、桥梁田多,品种以粗秆大穗为主,田间郁闭度高,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,残留稻桩较高,利于菌源积累和害虫越冬。
经济作物种植品种多,复种多,导致多种病虫害世代重叠,利于各种病虫害的辗转为害。
1.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。要保洁和清园来减少病虫源,加强田间的肥水管理,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,采用轮作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。
2.正确施用农药。注意安全用药,在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候用药,选对症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,首选生物农药,在同一作物上药剂要轮换使用和合理搭配,连片田的同一作物,要用统防统治的方法来防控,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用量。同时自觉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,防止污染环境。

